本文大致内容一览:
- 1、中能集团的董事长
- 2、关于青岛中能更名青岛海牛一事,你有何看法?
- 3、中能集团是国企吗?
- 4、乔伟光的介绍
- 5、中能集团的集团发展
中能集团的董事长
乔伟光,男,1970年3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MBA,青岛大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中能集团董事长、总裁,是青岛市十一届人大代表、青岛市十届政协常委、青岛市青联委员,并担任青岛市工商联副会长,青岛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副会长、青岛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关于青岛中能更名青岛海牛一事,你有何看法?
除了青岛球迷自己,没多少中超球迷能搞懂青岛中能和青岛黄海这两个队,和青岛海牛错综复杂恩怨情仇的复杂关系。很多青岛球迷也许会咬牙,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嘛。海牛的旧事信手拈来,青岛足球几十年的历史更是娓娓道来。可是青岛球迷真的不明白,他们是小众球迷。整个青岛市城区加郊区,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万人口。去掉不看球的人群,足球城足球人口就算比例再高,总的足球人口也是有限。青岛足球成为小众,而外地中超甚至中甲中乙球迷不懂青岛海牛的历史,也是正常。
青岛中能在2021年1月21日办理的工商变更手续,正式改名青岛海牛。
说起来也简单。青岛海牛的历史,三句话就能讲得明明白白。这一句话,青岛这2支踢过中超的球队,前身都叫青岛海牛。第二句话,青岛中能的前身是青岛海牛。1993开始叫这个名字,2005年正式去掉。第三句话,青岛黄海的前身也是青岛海牛,2013赛季开始叫青岛海牛,2016赛季开始彻底去掉海牛。
青岛海牛的回归,还真不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有人声称青岛中能改回青岛海牛,这是是历史的必然。你可以送他五个字“你是真扯淡”!青岛球迷应该感谢足协的对中性名的执着和严格把关。没有足协的中性名政策,青岛海牛不能现在回来。小编在19年冬天,写过一篇青岛足球中性名的文章,涉及青岛黄海青岛中能青岛红狮。明确指出了足协中性名政策下,青岛中能肯定会改名青岛海牛。原因只有一条。在青岛黄海踢中超而中能只能踢中乙的时候,青岛中能必须最大限度地把青岛足坛的“根” 扎住。这个“根”就是青岛足球的正统。什么是正统?90年代的青岛海牛的继承者就是正统。2002年足协杯冠军的后继人也是正统。愿意放弃企业名改叫海牛的更是正统。
青岛中能老板乔伟光在青岛足坛褒贬不一,常有奇葩操作。但这次改名海牛,每个青岛球迷都应该给他鼓掌!
青岛海牛的话题很大很广。确实可以详细写写。可小编写到这,再也不想写下去。漫长的历史留给这个名字太多的故事。每一个篇章都有青岛球迷的汗水和泪水。不怕多打一千字,就打错一个字!这可能会就触及太多人的痛苦、愤怒,甚至是泪点。作者只想轻轻把头抬起45度,轻轻对自己说:“青岛海牛又回来了”……我为什么要说一个“又”?就不要再计较了。懂得自然懂。不懂得中超外地球迷,懂了也没啥意思。只是一个“又”字,可能就会让青岛球迷又吵成一锅粥。还有最后多说一句,青岛海牛这次回来。根据中性名政策的要求,海牛永远不能再次离开了。这次还真要谢谢足协中性名政策了。
中能集团是国企吗?
中能集团不是国企,是民营企业。
中能集团始创于1997年,是一家涉及机电、通讯、化工、房地产、体育等行业和领域的多元化发展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拥有青岛中能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青岛中能硅化工有限公司、青岛中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岛新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等全资公司。
中能集团发展
1997年,年仅27岁的乔伟光白手起家,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了中能电线电缆公司。
2000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纳税420万元。中能集团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中紧紧把握住了政策和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1年,中能投资3000万元建设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光缆及计算机局域网用数据电缆项目,成立青岛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并于当年九月生产出青岛市第一根光缆。
2004年,中能集团斥资3166万元收购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擎起了青岛中超足球的大旗,正式进军这个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能集团
乔伟光的介绍
乔伟光,1970年出生,中能集团总裁。16岁开始当出租车司机,后做家电生意,1987年在东营成立华贵办公自动化公司、华贵大酒店。1992年青岛某电缆厂销售代理,1994年与人合作成立电力电线厂;1997年成立中能电线电缆制造公司;同年,首批办理了山东、华北、华东、胜利油田电管局的电力入网证,是惟一一家入网生产电力电缆的民营企业;2000年成立中能硅化工有限公司、中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组建中能集团。第二年成立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2001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曾任李沧区个私协会副会长、李沧区工商联副会长、青岛市工商联常委、青岛市政协委员、李沧区政协常委、青岛市青联委员、青岛市工商联副会长等职,曾获李沧区十佳青年、青岛市优秀青年厂长(经理)、青岛市质量振兴先进工作者、青岛市爱心慈善家等称号。
中能集团的集团发展
1997年,年仅27岁的乔伟光白手起家,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了中能电线电缆公司。
2000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纳税420万元。中能集团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中紧紧把握住了政策和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依靠中能电缆奠定的良好的发展基础,中能积极参与国企改制,于2001年收购了原破产的青岛硅化工有限公司,开发和生产出的中能牌猫砂、啤酒硅胶等产品畅销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台湾、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500多万美元。中能啤酒硅胶产品被认定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无定形大孔硅胶产品通过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权威技术鉴定,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01年,中能投资3000万元建设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光缆及计算机局域网用数据电缆项目,成立青岛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并于当年九月生产出青岛市第一根光缆。
本着对青岛城市和青岛足球的无限热爱及崇高责任,2004年,中能集团斥资三千余万元收购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擎起了青岛中超足球的大旗。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青岛中能足球队成绩稳步提高。2006年,青岛中能选派主教练及队员代表山东男足参加十运会。几年来,中能集团在足球事业上已累计投入资金上亿元,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球员,为青岛足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中超联赛的广泛传播,“中能”品牌响彻大江南北。品牌提升为中能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在董事长乔伟光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中能集团确立了品牌发展战略和低成本扩张战略,企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收购原江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通信电缆生产企业——山东鲁通线缆公司,并投资2.2亿元建设江北最大的通信电缆生产基地——中能线缆制造基地,该制造基地于2007年底竣工投产,年产值达5亿元,“中能”商标也于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8年,占地12000平方米的中能五星级品质VIP高端会所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6月开业,建成后将为半岛地区高端私人会所行业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能集团坚持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年来陆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400多人。作为青岛市慈善总会的创始人单位之一,中能集团已累计向希望工程、扶老助困、抗冰救灾、抗震救灾、奥运活动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近五百万元。
十余年来,中能集团始终坚持“信义立天下、品质创世界”的经营理念,秉承“真情沟通、完美快捷”的服务理念,把“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为股东创造更多利润、为员工创造更多福祉、为社会承担更多责任”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面对竞争全球化趋势,中能集团将继续发扬“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 “迅速主动 、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通过实施品牌战略、科技战略和人才战略,倾力将“中能线缆”打造成为中国线缆第一品牌,将“中能集团”打造成为一流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中能集团按照现代企业标准,建立了一套以爱国、敬业、守法、诚信为内容,以人才为核心的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将竞争机制、考核机制、创优机制引入了企业管理,保证了企业健康的发展。集团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山东省诚信民营企业、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AAA级信誉企业等荣誉称号。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能集团又被评选为“山东省第七届消费者满意单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山东省百强私营企业”,并荣获“改革开放30年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30年30强30人评选’卓越成就大奖”。 1997年,年仅二十七岁的乔伟光凭着胆识和魄力,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了中能电线电缆公司,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奋战四个月便生产出合格产品,首批产品即通过了市机械局组织的批量生产产品鉴定、产品安全认证,并获得了国家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在不长的时间里,企业又获得了山东电网、华北电网、华东电网、胜利油田的电力入网证,中能电缆公司成为当时唯一一家入网的民营电缆企业。
1998年,利用国家计划对农村和城市电网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契机,公司斥资580万元扩大电线电缆生产,并于一九九九年顺利投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5050万元,成为李沧区纳税第一个过百万元的私营企业。
2000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纳税420万元,带动了李沧区私营企业的发展,使李沧区的私营企业形成了一个比发展、比纳税、比贡献的良好竞争气候。企业紧紧把握住了政策和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实现了膨胀式、跨越式发展。
2001年收购了破产的青岛硅化工有限公司,接收下岗失业人员162名,并投资1600万元对其进行了扩建和技术改造,开发并批量生产出中能牌猫砂、啤酒硅胶等产品,产品畅销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台湾、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500多万美元。啤酒硅胶产品被认定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2004年开发出的无定形大孔硅胶产品,通过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权威技术鉴定,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01年,中能投资2987万元建设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光缆及计算机局域网用数据电缆项目,成立青岛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并于当年九月二十七日生产出青岛市第一根光缆。同年十二月一日生产出青岛市第一箱五类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了超五类缆的技术标准,并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权威技术鉴定,两项产品相继填补了青岛市在该产品领域的技术空白。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成为中能发展的又一经济增长点,同时标志着中能集团开始涉足高新技术产品领域。
2004年,中能集团斥资3166万元收购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擎起了青岛中超足球的大旗,正式进军这个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中能集团在足球方面累计投资达7000万元,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青岛中能足球队成绩稳步提高。
2004年,中能集团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2006年,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收购江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通信电缆生产企业——山东鲁通线缆公司。
2007年底斥资3.6亿元建设国内最大的通信电缆生产基地—中能线缆制造基地,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
2007年底中能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07年底,集团董事长乔伟光被评为“山东势力十大财经风云人物”之一。
2008年中能收购原半岛大酒店,筹建中能VIP会所。
2008年11月,中能荣获“山东省第七届消费者满意单位”。
2008年11月,中能集团被评为“山东省百强私营企业”。
2009年2月,中能电线电缆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于2022-09-28,由admin发表,共 4709个字。
- 转载请注明出处: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