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瓦(格瓦拉最火的名言)

本文大致内容一览:

  • 1、为什么 切.格拉瓦的头像总被印在衣服上?他的头像象征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好看?
  • 2、切·格瓦拉的个人争议
  • 3、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这里的是什么梗
  • 4、“格瓦拉”是谁

为什么 切.格拉瓦的头像总被印在衣服上?他的头像象征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好看?

南美洲传奇人物,出生于阿根廷的贵族家庭,在年轻时骑车流浪,与下层人民交朋友,看到贫穷、痛苦之后毅然放下医生的身份,走向革命事业,认识卡斯特罗后一直为古巴的独立进行艰苦的战争。

他的死也充满离奇色彩,普遍只知道他是被玻利维亚的特种部队抓住处死的。

格瓦拉死后,随着他的尸体的照片的传播,格瓦拉的事迹也开始广泛为人所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抗议将其杀害的示威,同时出现了许多颂扬他,和记录他生平以及死亡的文学作品。即便是一些对格瓦拉共产主义理想嗤之以鼻的自由人士也对其自我牺牲精神表达了由衷的钦佩。他之所以被广大西方年青人与其他革命者区别对待,原因就在于他为了全世界的革命事业而毅然放弃舒适的家境。当他在古巴大权在握时,他又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高官厚禄,重返革命战场,并战斗直至牺牲。

特别是在60年代晚期,在中东和西方的年轻人中,他成为一个公众偶想化的革命的象征和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词。一幅由著名摄影师阿尔贝托·科尔达在1960年为切·格瓦拉拍摄的生动的肖像照片迅速成为20世纪最知名的图片之一。而这幅格瓦拉的人像,也被简化并复制成为许多商品(比如T恤衫、海报和棒球帽)上的图案。

格拉瓦(格瓦拉最火的名言)

切·格瓦拉的个人争议

切·格瓦拉(Che Guevara)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切·格瓦拉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发动共产革命。历史学家称他是“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唐吉诃德”、作家称他是“尘世的基督”、“复活的普罗米修斯”、“拉丁美洲的浮士德”。

格瓦拉身上浓重的宗教色彩正在使其成为各种理想主义的代表。格瓦拉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他死后不久就成为伏特加与雪茄烟的代言人,他还在死后不情愿地被用作手表、手袋的模特。切·格瓦拉的一生,雪茄似乎从未离开过他的指间。早在古巴还未解放时,切·格瓦拉与战友卡斯特罗一起抽雪茄的照片,一次又一次点燃了古巴人民的希望;古巴解放后,1964年12月格瓦拉出现在联合国第19次大会上,当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穿着西服时,他却一身橄榄绿军装,还始终衔着粗粗的古巴雪茄,再一次引起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在会上,格瓦拉从容不迫地发言,他谈到了老挝、越南和中南美洲受美帝国主义压迫的情况,呼吁各大军事集团尽快停止制造和实验核武器,进行全面裁军。最后,他再次要求美国停止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停止对古巴的破坏行动。切·格瓦拉不只是个革命家,其实他是个艺术家,重要的是,他一生都在一往无前地燃烧生命。 就在一个时代全世界愤青都视其为精神偶像之时,越来越多的资料披露出格瓦拉的另一面:他嗜杀成性,近乎魔头。格拉瓦死后四十余年,法国媒体采访了他当年的战友和受害者,他们讲述的格瓦拉让人背上阵阵发冷。1959年1月,古巴革命者迎来胜利的日子。切·格瓦拉成了英雄。卡斯特罗让他掌管卡瓦尼亚堡监狱。众多格瓦拉传记对他在这段时期的所作所为讲得很少,但在古巴的集体记忆中它从未被抹去。从1959年1月3日-11月26日格瓦拉离开为止,卡瓦尼亚堡监狱每天都响起杀人的枪声。这一速度令他成为古巴革命史上最大的杀人机器之一。有很多是无辜者。即使是那些不是敌人的敌人,十几岁的穷孩子,为了军饷当兵,为了挣钱寄给母亲,向他求饶,但最终还是未能逃过厄运。美国裔古巴作家亨伯特·冯托瓦在《探寻真实的格瓦拉》一书中说,所有他访问过的人都表示,格瓦拉把屠杀作为生活的作料。他在二楼的办公室有一部分墙被打掉了,这样他能在办公室里观赏行刑。

1959年9月,格瓦拉便不再在卡瓦尼亚堡监狱任职,但他所建立的审判系统却一直在有效地运行。格瓦拉是检察院的首脑,但很多死刑却未经审判。据记录共有219名妇女经过审判被处死,其余被处死的妇女则未经审判。还有身怀六甲的妇女被处死。《探寻真实的格瓦拉》一书还纪录,1961年,哈瓦德·安德森被处死时,体内的血液被抽干。从古巴逃出的其他一些在南佛罗里达的古巴流亡者也证明了在被处死前,受害者的血液被抽出。他们的血被卖到了越南。格瓦拉的卖血运动从1961年他担任工业部长就已开始,这种行为对格瓦拉来说似乎是革命的另一种方式。1967年4月7日,美国人权委员会对这一行为发布了一份详细报告。

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这里的是什么梗

这句话出自网红“窃·格拉瓦”,原话是这样子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进看守所就像回家一样,在看守所的感觉比在家里的感觉好多了。里面的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里面的。 ”意思是,看守所里的狱友都是人才,自己非常喜欢这里,进去就和回家一样。这和我们的认知很不一致,这种强烈的反差带来了很大的喜感,于是他火了,这句话也成了一个梗。

这个梗出自一个安徽卫视的采访视频。说这话的小伙子周某,因多次盗窃电瓶车被抓了,被采访的时候金句频出,因此成了红极一时的网红。他一段视频有好几个梗,除了“里面的个个都是人才”“进去(看守所)和回家一样”,还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以及各种“偷电瓶车”的梗。又由于他长相酷似名人“切·格瓦拉”,因此被网友戏称为“窃·格瓦拉”。

后续:江湖上没有他的身影,可江湖上依旧有他的踪迹。这几年周某在监狱好好改造,但网络上依旧有他的踪迹。比如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几年前的梗到现在依然很火。因此在周某出狱当天,很多网红公司看中了他的商业价值,跑过来迎接他,并希望用高价把他签约到自己的旗下。

不过周某还是很硬气的,坚定不移地奉行“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没有理网红公司,毕竟当网红也是给老板打工。而是选择在家种地,照顾年迈的老人。后来在某音上开通了一个账号,呼吁大家不要学自己,还从电瓶车大盗转型成了某电瓶车的代言人。

说实话,周某是比较幸运的,并没有因为多次盗窃而被毁掉人生,还因为“金句”成为了网红。他的那句那些话之所以能火,除了反差萌,还因为他说出来很多打工人不敢想的事。观点独到,也不烂俗,确实要比很多网红要强很多。最后他能抵住网红公司的诱惑,选择踏踏实实做人,也很让人敬佩的,毕竟能抵御诱惑的人真的很少。

“格瓦拉”是谁

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参与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于2022-09-29,由admin发表,共 2715个字。
  • 转载请注明出处: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9日 上午4:29
下一篇 2022年9月29日 上午4: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