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致内容一览:
- 1、马卡罗夫是世界级别的名将,他为何会在日俄海战中丧生?
- 2、介绍马卡洛夫
- 3、马卡洛夫的人物生平
- 4、日俄海战中,世界名将之花马卡罗夫是如何败亡的呢?
- 5、世界名将之花马卡罗夫,在日俄海战中为何和败亡?
- 6、妖精的尾巴马卡洛夫哪集死的
马卡罗夫是世界级别的名将,他为何会在日俄海战中丧生?
他所在的船不幸被水雷击中了,然后丧生的。
日俄战争前夕,远东舰队司令马卡罗夫少将致信俄罗斯海军上将,称战争即将来临。停泊在旅顺港外锚地的俄罗斯军舰处于危险之中,他们可能会随时受到日本海军的攻击,必须立即被俘虏。采取措施,以防万一,但非常抱歉,沙皇俄罗斯海军没有听从马卡罗夫的建议。1904年2月9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对俄罗斯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发动了突袭。战争开始时,俄罗斯海军的整体实力仍然具有一定优势。指挥失误,在日舰沉重的打击下,不得不将舰只缩小到狭窄的旅顺港口。主战舰不断损坏并失去了活动能力,这已成为骑虎的艰难处境。斯塔克立即因指挥不力被俄罗斯海军解雇,马卡罗夫中将接任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并不久前往旅顺港口就职。
马卡罗夫的到来加剧了俄罗斯军队的士气低落,并采取了紧急补救措施,以挽救俄罗斯军队目前的不利局势。旅顺的堡垒似乎注入了助推器,扭转了被动挑战的局面。新的指挥官带领舰队进行了远征,这给了俄罗斯海军官兵很大的勇气,多次击退了日本海军的进攻,并改变了过去的被动防御战术,成为主动进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敏锐的指挥官多哥平八郎抓住了俄罗斯海军急于扭转不利战争局面的热情,并盲目攻击,深夜派出几艘船秘密将地雷藏在旅顺港外。
此外,东乡平八郎派出几艘船引诱旅顺港外的敌人。数架在国外作业的俄罗斯驱逐舰返回港口,并被日本海军舰船包围,他们无法逃脱。在这种背景下,马卡罗夫亲自率领舰队离开旅顺港口与敌人会面,并直接追击了撤退的日本海军舰船。当日本海军的主要舰队被发现站在远处时,他们立即决定命令这些船返回海中。 在返回途中,不幸的是马卡罗夫的俄罗斯海军主装甲船也被击中了一枚水雷,这引发了舰上连续的水雷,然后爆炸并沉入冰冷的海底。
介绍马卡洛夫
马卡洛夫(1848-1904),全名斯捷潘.奥西波维奇.马卡洛夫,俄国黑尔森人。俄国海军将领、科学家、船舰不沉性理论奠基人。1886-1896年间两次环球航行,写下了有关航海、水文、地理等学科的著作。1898年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艘破冰船“叶尔马克”号,并于1898年、1901年在北极航行。1895年晋升海军中将。日俄战争时于1904年3月8日赴旅顺任俄太平洋舰队司令。1904年4月13日率舰队出海与日海军交战,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上日军水雷,随640名官兵丧生海底。
马卡洛夫的人物生平
1934年,马卡罗夫出生于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敖德萨港,他从小就被进进出出的船舶所吸引,下决心投身造船事业。1958年,马卡罗夫如愿进入黑海造船厂,担任组装车间副主任。由于工作出色,并总能超前完成任务,被誉为“时间冠军”。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马卡罗夫工作的年代正值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最激烈的冷战时期,苏联领导核心投入大量国力发展“把红旗插遍五大洋”的海军,黑海造船厂每年的军船建造任务排得满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1143.5工程”,也就是如今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和“瓦良格”号航母。
但要承建大型航母,黑海造船厂就必须对船坞生产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又不能影响工厂现有的生产秩序。面对如此高难度的工作,老厂长甘克维奇再次想到了马卡罗夫。
1976年9月,马卡罗夫被任命为黑海造船厂总工程师,全权负责造船厂改造与建造方法革新工作。改造的重点是厂区内面积最大的0号船坞,过去所采用的“分段式装配造船法”只能在一条船造好离开后,下一条船的零部件才能送入坞内,然后从头开始建造,严重制约产能提高。
在马卡罗夫极力倡导下,苏联造船工业部特意为黑海造船厂买来芬兰科尼公司生产的两座起重能力达900吨的天车,它们的跨度不但覆盖0号船坞,就连船坞旁新搭建的平台也囊括在内,这座平台面积达1.8万平方米,承载能力与船坞相当(即相当于4万吨的重量)。有了这两部超级天车,附带坞旁平台的0号船坞就能对“1143.5工程”这样的大型舰艇进行模块化组件生产——也就是说超大型造船组件通过天车往来传送,方便实施流水化生产。
当第一艘航母组装完毕下水后,以天车为核心的起吊设备就能像传送带一样把下一艘航母已装配好的大型组件整体吊装到空出来的位置上,节省大量建造时间,显著提高船坞使用效率。
“流水线”造航母
1979年9月,马卡罗夫因其卓越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黑海造船厂厂长,也正在这个时候,黑海造船厂建造航母的工作也进入快车道,0号船坞成为全苏联乃至全欧洲最忙碌的造船基地。
按照马卡罗夫的设想,崭新的“大型总段造船法”被应用于0号船坞“流水化建造航母”的伟大事业中。1983年2月22日,黑海造船厂在0号船坞为苏联海军第一代大型航空母舰——“1143.5工程”首舰“第比利斯”号(开建不久便更名为“勃列日涅夫”号,后又相继更名为“第比利斯”号和“库兹涅佐夫”号,而当初厂内代码为“105产品”)举行龙骨铺设仪式。
当“第比利斯”号工程稳步推进时,黑海造船厂在0号船坞旁边搭建起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平台,它的承载能力与船坞相当,在这个平台上同时进行“库”号姊妹舰“里加”号(即后来的“瓦良格”号,当时厂内代码为“106产品”)的大型船体总段装配。等到“第比利斯”号于1985年12月结束船坞装配并下水时,“里加”号的24个超大型总段(它们大多长32米,宽38米,高约13米,重约1400吨)已在船坞旁的平台上装配好了,只等两台芬兰造天车和数十台龙门吊协作搬进船坞里面。
这还不算完,“里加”号航母的总段与总段间的对接缝线长达500多米,但马卡罗夫等造船巨匠们考虑极为周全,事先用经纬仪测量数据加工过的对接缝净尺寸精确到0.1毫米,以至把总段依次吊上船坞后,焊工们就能按部就班地将安装对接缝逐一衔接起来!
马卡罗夫对待工作却极其严格,绝不允许有任何疏漏。由于对造船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他绝不允许一些技术不精的领导负责设计工作,就连那些习惯照本宣科、不思进取的干部都会被他踢走。在建造“里加”号时,整艘航母上拥有超过3500间舱室,所有舱室都布满各种设备、电缆和其他系统,如果到每间舱室停留1分钟,就需要60小时。
作为厂长,马卡罗夫每天早上6时就来到办公室,用半小时处理文件,然后在机库里召集车间主任和建造师们登上“里加”号,对那些必须始终处于监督之下的地方走一遍。在8时左右,大家一起在航母机库里召开十几分钟的现场会,就现场发现的问题或疏漏进行检讨,该谁负责的,谁就会遭到“责骂”。久而久之,厂里的头头脑脑都把追随厂长视察的路线称为“马卡罗夫大道”,在这条“大道”上充满了一丝不苟的严谨,以及对国家任务的忠诚。
无法完工的“瓦良格”
1991年苏联解体,黑海造船厂失去了国家订货的对象,马卡罗夫也失去了事业的重心。三易其名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被俄海军匆忙开走,而还没有完成舾装的“瓦良格”号则瘫痪在厂区外的南布格河口,成为黑海造船厂乃至苏联的“纪念碑”。
1993年,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总司令格罗莫夫在时任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探讨把“瓦良格”号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海军的可能性。乌克兰要求俄方支付全部造价,可是俄方认为只需支付当初苏联政府未付的30%货款,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目睹这一切的马卡罗夫有失礼貌地插话说:“‘瓦良格’号不可能完工了……”大家问道:“为了让航母完工,工厂需要什么?”马卡洛夫回答道:“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他。”马卡洛夫继续说,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
1995年,已成为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决定将“瓦良格”号航母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心力交瘁的马卡罗夫宣布退休,迁居到离船厂不远的沃洛什沙洲别墅,以便每天都能看见自己曾倾注无数心血的“瓦良格”号。
“瓦良格”离故乡 老厂长马卡罗夫黯然神伤
2000年6月14日,和“瓦良格”号告别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按照协议,香港创律公司雇佣的荷兰拖船将已拆卸一空的“瓦良格”号拖往遥远的东方。身患重病的马卡罗夫坐在距船厂15公里外的别墅边,遥望“瓦良格”号,泪流满面。两年后(2002年6月2日),马卡罗夫在郁郁中走向生命终点。
2011年,沉睡了20年的“瓦良格”号被另一个国家完成,于2012年以辽宁号的新名字投入现役 ,这个国家能否当得起“伟大”之名并重回世界之巅?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日俄海战中,世界名将之花马卡罗夫是如何败亡的呢?
1849年马卡洛夫出生于一个俄国海军军官家中。受其父亲的影响,马卡洛夫从小就向往海上探险和海战的生活。1865年马卡洛夫以优异成绩从尼古拉耶夫斯克海军学校毕业,随后他加入了俄国海军。1877年到1878年间发了俄土战争,马卡洛夫采用水雷艇袭击了土耳其的装甲舰队,后来马卡洛夫发明了炮弹穿甲弹头。1886到1896年马卡洛夫两次环球航行,并写下了有关航海、造船、水文、地理等著作。1890年马卡洛夫被晋升为俄海军少将。1894年马卡洛夫升任地中海舰队司令。1898年,马卡洛夫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破冰船“叶尔马克”号。
1894年,在甲午战争中,东洋第一军港旅顺,一夜之间就被日军第二军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率部摧毁。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旅顺守军也换成了俄国人,日军指挥官仍然是乃木希典。战争从1904年5月一直打到1905年的1月才结束,俄国军队在内部将领昏庸无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222天,日军投入兵力大概有13万人,伤亡人数多达6万人。
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的前夕,马卡洛夫的职务是圣彼得堡喀琅施塔得港海军司令。他曾在2月8日给沙俄海军总部致电,他指出与日的战争迫在眉睫,驻扎在旅顺港外锚地的俄国舰队处于危险的境地,随时可能受到日军毁灭性打击,必须马上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舰队损失惨重。然而,因为马卡洛夫得罪了沙俄海军部一些官员,所以他们没有采纳马卡洛夫的建议。2月9日,日本海军突然偷袭旅顺,俄国海军遭到重创。
日俄战争爆发之初,因为俄海军指挥官狂妄轻敌,指挥失误,而海军顷刻间乱作一团。2月17日,俄太平洋舰队司令斯达尔克被免职,马卡洛夫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
1904年4月13日,在马卡洛夫上任的第36天,其所乘的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号在旅顺口黄金山外海触到了水雷。倾刻间,“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瞬间被炸沉,马卡洛夫当场死亡。那枚水雷到底是俄国舰队布下的还是日本联合舰队布下的,现在仍然是一个谜团。
世界名将之花马卡罗夫,在日俄海战中为何和败亡?
马卡洛夫他所乘坐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在旅顺航行的时候处上了日军所发射的水雷,他与27名军官和600多名水兵一起遇难了,后来搜救舰只找到了他身上的一件外套,而他的尸骨如今还掩埋在旅顺的海水深处。当时日本偷袭了旅顺港,也直接掀开了日俄战争的帷幕,沙皇二世在紧急的时刻,把马卡洛夫任命为总指挥接替斯达尔克,临危受命的马卡洛夫在西伯利亚做了七天的火车才到达了旅顺,后来他没有先到司令部,而是直接去看被日军炮击的船只。后来又撤掉了旅顺口管理局局长的职务,又和其他的大将发生了冲突,在他在职期间雷厉风行的作风,直接触犯了一些海军军官的利益,这些军官也再也不愿意担任军舰上的职务,所以便直接到了旅顺的酒店去寻欢作乐,日常的周旋作战更是不愿意参与,后来马卡洛夫又换了另外一批称职的舰长,在短时间内太平洋分舰队大有起色。
虽然任命了好的军官,恢复了俄军的士气,但是在后来马卡洛夫仍然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陆军方面那些人并不配合他,甚至还要与他做对抗,其实单纯从战争的角度来分析,马卡洛夫是日军方面最大的对手,也是最有可能扭转局势的人。马卡洛夫虽然运筹帷幄,壮志凌云,但是就在他准备大战一场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
他的船舰在水上遇到了水雷直接遇难,俄罗斯最出名的一颗将星就此陨落,而也因此日俄战争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拐点,命运的天平已经开始往日本的方向倾斜。如果他不是在旅顺口突然遭遇鱼雷的话,那么历史的结局极有可能会改写,就如同当时库图佐夫改写了俄法战争一样,如果当时日俄战争被改写,那么实际上整个世界就会发生极大的不同,包括中国和大连,但是现实没有如果,这颗将心陨落,中国的旅顺和大连以及东北也被强盗所侵占。
妖精的尾巴马卡洛夫哪集死的
马卡洛夫没死,只是被二代会长打成了重伤。
在妖精尾巴公会的圣地“天狼岛”上主持了一年一度的“S级魔导士晋级赛”,得知巴拉姆联盟最强的黑暗公会“恶魔的心脏”来犯,马卡洛夫决意守护岛上的一切,完全巨大化成媲美岛屿般大小的巨人型态,轻松摧毁恶魔的心脏公会战舰的强化装甲;
使用“妖精的法律”时,发现“恶魔的心脏”公会会长哈迪斯是“妖精尾巴”公会第二代会长普雷希托,大感惊讶后与哈迪斯展开一场激战,使出最强防御法阵“三柱神”但仍然不敌其压倒性的魔法“天照百式”,最后马卡洛夫被当场打成重伤濒临死亡,后被纳兹等人救起。
扩展资料:
后续——
在纳兹等人将哈迪斯击败后,马卡洛夫向其询问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然而在听取其答案后只说了“不论是光或暗,这均是魔法的本质,而这份本质就围绕在我们四周”这当初从他身上所学到的东西。并且当做没看到的让恶魔的心脏离开了天狼岛。
在面对黑龙阿库诺罗基亚的时候舍身档下了黑龙的行进路线,只为了让公会中的年轻人们将荣耀传达下去…通往未来的路….只不过众人却违背了他的意愿──或者该说这才是妖精尾巴的魔导士。全员冲回来迎战黑龙,面对黑龙阿库诺罗基亚一战后失踪七年,最后回归妖精尾巴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于2022-09-30,由admin发表,共 5644个字。
- 转载请注明出处: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