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致内容一览:
- 1、发现有人溺水,普通人如何救援最合理、最安全?
- 2、漂浮自救的旱鸭子女孩很聪明,溺水时有几种办法自救?
- 3、水母飘到岸边预示着什么?
- 4、失足落水要怎么做三要
- 5、水母漂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现有人溺水,普通人如何救援最合理、最安全?
有人溺水,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袖手旁观,但是想要施救就一定要量力而为。咱是普通人,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没有救上来别人,倒把自己也陷入危险之中。我前几年的时候,学游泳的时候,就险些出现溺水,吓破我的老胆。下面我就来说说,普通人对于有人溺水该如何处理。
个人觉得普通人也是要分情况的,首先第一种就是咱纯纯的就是不会游泳,但是站在岸边也是十分捉急。这时候就是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了。
第一种肯定是大声呼救,最直接的办法了。大声呼救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这样就会让溺水者得到专业救助。
第二种就是附近没有人,那咱就要马上打电话,咱没经过专业训练肯定会慌乱,但是看了我写的,你就会有所了解了。首先应该先拨打119或者110,告诉消防员溺水者所处的方位让消防员尽快过来救人。之后拨打120,通知医院过来对溺水者进行抢救,同时也要准确的告诉医生你们具体的方位,这样可以减少救护车在路上的时间。
第三种利用好身边的工具。绳子是非常好的救援物品,但并不是把绳子丢下去把人拉上来。绳子的另一端要固定在一个稳固的地方,把绳子丢给遇溺者后,让其拉着绳子上岸。
但是一般情况下,绳子是很少出现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寻找有浮力而且是软的物件丢向溺水者,比如竹竿、泡沫、衣物、救生圈、皮带等。反正身边有啥就利用起来,但是一定要小心不要让溺水者把自己带下去!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千万不要手拉手救援,因为人在水中挣扎,会把手接触到的任何东西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死死拉住不放手。如果救人者伸手去拉,水边湿滑,脚下并不安全,救人者也会滑入水中。
那么,如果普通人会游泳,就可以马上跳下水中就施救吗,NO!NO!NO!
就算是专业的救生员,下水救人都会面临危险,水中救人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若非专业人士贸然下水救人,很有可能不仅救不上人,反倒搭上自己的性命.
首先,见到有人溺水,不要急于马上下水救人,等溺水者在水中挣扎一下后,再施救。这主要是因为溺水者落水后,出于求生本能,会拼命挣扎,这时力量会非常大。过去救人,有可能会被溺水者死死缠住。最好的办法是等溺水者挣扎一分钟左右,力量变小后,再伺机营救。
其次,施救者下水前,先脱掉衣、裤、鞋。衣服裤子沾上水后会变重,影响游泳。另外,衣服还有可能被溺水者拉扯,导致自己溺水。
施救者如果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要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脚背侧弯曲,使痉挛缓解后,慢慢游向岸边。
你以为跳下去救人就那么简单了吗,施救者在救助的过程中,被溺水者缠住咱们咋脱困?
情形一:被溺水者从背后抱紧施救者的双臂,双腿夹住施救者身体。
脱困方法:施救者应向身体两侧张开抬起双臂,用手臂力量架开溺水者的双臂,溺水者的双臂就会被向上滑开,这时施救者顺势下潜至溺水者腰际,绕到溺水者身后,双手探入溺水者腋下将溺水者托起。
情形二:溺水者双手紧紧抓住施救者手臂。
脱困方法:施救者应用另一只手虎口处掐住溺水者掌根,向身体外侧推出,并顺势回肘顶开溺水者另一只手臂后,脱困后,再抱住溺水者的腰将其救起。
情形三:溺水者从背后勒住施救者颈部。
脱困方法:施救者应将颈部稍向后缩,颔首,顶住溺水者的手臂,一只手托住溺水者的手臂,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食指并往外掰开,溺水者会因疼痛本能地松开手,这时施救者再下潜至溺水者腰际,绕到溺水者身后,托起溺水者腋下将其撑起。
情形四:溺水者从正面环抱住施救者并勒住颈部。
脱困方法:施救者应将手掌伸至溺水者正面,用食指中指抵住溺水者的鼻孔,掌根顶住溺水者下颚将溺水者的头部向后推,溺水者头部后仰后手臂自然会放松,此时应借机下潜至溺水者腰际,将其托起。
总之一句话:救人的时候先要评估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救人!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人救上来了,咱们要迅速清除口鼻腔中污水、分泌物及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随后根据溺水者的情况开始急救。
营救上岸后,一般有4种情况:
(1)患者神志清楚的,做好保暖工作,陪同等待120救援。
(2)患者神志不清,但仍有呼吸脉搏,尽量使人侧着躺,清除口腔泥沙,等待120救援。
(3)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但仍有脉搏的,应该协助清理口腔泥沙后,进行人工呼吸。
(4)患者神志不清,呼吸脉搏全部没有,我们需要做紧急心肺复苏,正确的心肺复苏将为患者的生还提供更大的可能。
如何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虽然咱不是专业的,但是尽量学吧。
1.让患者躺在硬质平面上,解开衣物,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里的泥沙,后将头转回来。
2.开放气道,左手手掌置于额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颚上,把头向上抬直到下颌与地面垂直。
3.吹气,捏住患者的鼻子,向嘴巴里吹气,吹5次,以患者的胸廓有起伏为标准。
4.胸外按压 ,一般来说,按压位置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两手交叠,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按压时肩部、肘部和手腕的地方成一条直线,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每次按压的速度为100-140次/分,成人的按压深度大于5cm,小于1/3的胸廓,小孩以小于1/3的胸廓为准。按压30次后再次吹气,直到120的救援人员到来。
一整套下来,可谓是惊心动魄了,但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人还是很多的。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在野外游玩时也的确应该注意一下如何防止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前,要做好拉伸运动。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意外溺水, 其实也是可以能够自救的。
大家还记得前几年的女孩意外溺水自救视频吗,简直是堪称教科书式自救。用的就是水母漂自救。
水母漂,顾名思义,就是像水母一样蜷缩在一起漂在水面上。双手抱膝,膝盖抬起尽量靠近胸部,需要换气时,双手向前推,双脚慢慢打水,这样就可以快速抬起头来进行换气,然后尽快恢复原状。
还有另一种姿势的水母漂,是脸部朝下的垂直式。主要特点是整个人面朝水面,趴在水面上,四肢自然垂下来,好像是一只水母一样。想要呼吸的话就用四肢向下踩水,身体受到反作用力就能抬起头来呼吸,之后瞬间恢复原来漂浮的姿势。
别管什么漂,在溺水时就记住一点:千万别慌乱扑腾!一定要镇定!
所以,总结一句话多学习多认知就好了。夏天马上到了,小伙伴们还是要多加小心。不说了,我要去准备游泳圈了。
漂浮自救的旱鸭子女孩很聪明,溺水时有几种办法自救?
游泳前,教给孩子这2种自救办法
当人掉进水里后,会有10-20秒的漂浮时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宝贵的漂浮时间,寻求自救。
1)仰躺漂浮
第一种方法就是像这个女孩一样,呈大字型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身体中有很多空气,是比水清的,所以当人屏住呼吸后会自然的上浮水面。
首先应该屏住呼吸,踢掉双鞋,你会先感觉到下沉,但不要害怕,只要不呼吸很快你就会上浮出水面了。
当你感觉上浮后,尽可能的使头部后仰,不要乱动,保持平衡。这时你的面部是浮出水面的,可以用嘴呼吸,然后用鼻子呼气,防止呛水。
千万不要想着把整个头部都伸出水面。这样只会使身体失衡,反而会下沉更快。
2)水母漂
另一种方法是水母漂,也叫“抱膝法”,在水中双手抱膝,就可以让自己漂浮在水面了。
有相关实验证明,即使是5岁的孩子,也能通过这种“水母漂”的办法坚持15秒左右。
首先和上面的方法一样你要先屏住呼吸,双手抱膝并低下头,一定不能呼吸,过一会你就会感觉你的背部浮出了水面。
这时双手按水,把头抬起来换气,一直循环,直到有人来救你。专家表示这样的方法会为不会水的人争取到5-10分钟的救援时间。
注意一定要紧紧抱住膝盖,憋气也要坚持住,即使在水下吐气也不可以。
儿童安全须知
1)学习“自救”技能
除了学会这些“漂浮”的技巧外,其实家长更应该让孩子学会游泳这类能够“保命”的技能。可以给孩子报个游泳课,老师会系统的教孩子如何游泳,发生意外后如何自救等。
如果选择自己教孩子,也最好去游泳池,尽量不要选择户外游泳。在有救生员的情况下,才更加安全。
2)遇事冷静
不管遇上什么样的突发情况,首先都应该保持冷静,只有保持冷静后才能想出对策进行自救。平时在家里,家长可以多和孩子演练几次危险来临后怎么办。
尤其是地震、火灾、爆炸这样比较常见的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一定要提前教授给孩子,以防不测。
3)生命最重要
最后要让孩子明白,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可贵,遇上突发情况任何东西都可以舍弃,不要为了钱、书包或是手机去冒险。
水母飘到岸边预示着什么?
水母是细胞动物,没有肌肉和骨骼,全身98%都是水。形如降落伞,透明而柔软。身体四周长有触手,触手上长着能释放毒素的刺细胞。其毒素很厉害,如果人被它严重蜇伤,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水母身上有一种叫埃奎林的奇特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遇到钙离子会射出较强的蓝色光。发光的水母在大海中飘动时,千姿百态,十分优美动人。
水母能预报海洋风暴,被人们称为“顺风耳”。水母身边生长着感觉器,里面有含钙物质与神经相连。每当风暴来临时,变化的空气与海洋产生不同寻常的摩擦,产生次声波。这种次声波人是听不到的,但水母能感觉到超过风暴传速的次声。每当这时,水母都要漂到岸边来躲避风暴。因此,人们看到水母漂到岸边,就知道风暴即将来临了。
失足落水要怎么做三要
一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二、要积极的呼救,看看附近有没有人员来进行呼救三、是一定要抓住有上浮的物体,或者说坚固的物体
拓展资料:
一、“水母漂”保持体力
在等待救援时,可通过“水母漂”姿势保持体力。缩头,双手抱膝,膝贴着胸,像水母一样静静漂浮。当换气时双手向下压水,双足前后夹水,利用反作用力抬头,瞬间吸气,继续呈漂浮状态。胡北表示,这样在水中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如果会仰漂的话,自救效果更好。
二、水下抽筋如何应急处理?
不慎落水时,若过分疲劳及体力消耗过多,在肌体大量散热或精神紧张、游泳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出现抽筋。胡北表示,水下抽筋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等部位也会发生。若在水下突然抽筋,不要惊慌,在呼叫求救的同时,可采取以下办法处理抽筋部位:
1、若是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若是大腿抽筋,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水母漂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练习水母漂浮时,身体应尽量放松,使身体尽可能多地浸入水中,以增加浮力;同时, 应将双眼张开,以消除恐惧。另外,头在水中时,应自然缓慢吐气,不可故意憋气,以节省体力。
水母漂
水母漂是基本的自救方式之一。游泳者头缩,双手抱膝,膝靠着胸,就可以像水母一样漂起来,要注意自然缓慢吐气,不可故意憋气。
简介
落水瞬间,人的大脑会一片空白,四肢不自觉地乱动,很多人拼命挣扎,大喊大叫。殊不知,这样浪费体力反而会导致溺亡。
正确的做法是利用漂浮原理进行自救,其中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式
方法
深吸气之后,脸向下埋入水中,双足与双手向下自然伸直,与水面略成垂直,作如水母状之漂浮。当换气时双手向下压水,双足前后夹水,利用反作用力抬头,瞬间吸气,继续呈漂浮状态;如此在水中便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母漂/1164015?fr=aladdin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于2022-10-02,由admin发表,共 4904个字。
- 转载请注明出处: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