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致内容一览:
- 1、贝林馆是什么意思
- 2、埃米尔·贝林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 3、贝林的成就有哪些?
- 4、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有哪些成功故事?
- 5、贝林馆和自然馆哪个好看
- 6、贝林因为哪项发明或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贝林馆是什么意思
贝林馆的意思是以肯尼斯·贝林捐赠标本为基础的展览馆。安吉贝林馆以“远方的对话”为主题,通过“炎热非洲”“寒冷北美”“兄弟源缘”和“演化适应”四个单元的展示,构建热带非洲与寒温带北美两片大陆,用对话的方式,呈现不同生态环境下动物不同的演化方向和生存模式。
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简介:
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280号,是由青岛市北区政府、美国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学院青岛科学艺术研究院合作共建,是全国第一个以贝林先生命名的自然博物馆。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依托美国著名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先生无偿捐赠的400多件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利用中科院数字影像和交互技术,把展览形式和内容地结合,赋予动物第二次生命,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集科技、文化、旅游、休闲、公益、科普、教育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互动体验型的自然博物馆。贝林博物馆致力于青岛市重要的公众社会文化交流平台和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
埃米尔·贝林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简介:姓名: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AdolfvonBehring);
出生年代:1854年—1917;
职称:医学家;
国家:德国;
个人情况: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发现白喉抗毒素。首次成功地用动物的免疫血清治疗白喉,为血清疗法的创始人之一。1874年入柏林腓特烈—威廉学院,187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按规定留在军中服役10年。1887年被派至波恩药理研究所深造。1889年服役期满後至柏林大学卫生研究所随R.科赫研究,与P.埃尔利希﹑梅契尼科夫等接触,这对其研究事业有很大影响。1895年他任马尔堡大学卫生学教授,并组建贝林研究所。1901年获首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17年3月31日,贝林获奖的16年后在德国玛尔堡去世。
贝林的成就有哪些?
贝林(1854—1917),德国医学家。1901年,因他在抗毒素血清治疗白喉和破伤风等病症方面的功绩,获得首次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贝林出生在德国一个普通百姓的家里。10岁那年一个寒冷的冬夜,父亲因胆道蛔虫痛得昏死过去,贝林冒着刺骨的寒风,驾着疾驰的马车,将父亲送往医院。路上贝林不慎摔下马车,当他头破血流地走进医院大门时,便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贝林发奋学习,立志从医,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柏林医学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在大学期间刻苦努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贝林大学毕业时,普法战争打响了,他毅然入伍做了军医。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军医贝林与士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抢救伤员,他不幸中弹。一位等着截肢的战士把止痛针让给了被抬上手术台的贝林。伤员的惨叫和血肉模糊的尸体,使年轻的贝林懂得,为了救死扶伤,他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
战争结束后,贝林受到著名的细菌学家科赫教授的器重,到科赫研究所当助手,从事细菌研究。当时这个研究所因发现了白喉和破伤风的病原菌已蜚声世界。贝林仿照治疗狂犬病的办法,把感染过破伤风的动物血清,注射给刚刚感染破伤风的动物以及有可能感染破伤风的动物。经过300多次试验,他终于证明这种血清可以预防破伤风。
白喉在当时是绝症,每年死人无数。为了找到治疗白喉的办法,贝林在德国医学学会上,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抗毒免疫”这个新概念。然而他的报告却遭到了同行们的讽刺和嘲笑,但是贝林毫不气馁,他实践着自己的理论,坚定地向白喉逼近。
1890年,贝林根据自己的理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能中和白喉毒素的抗毒素血清。1891年,一个因患白喉而奄奄一息的孩子被抬进了贝林的诊室。无药可救的现实和绝望的眼泪促使贝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注射自己刚实验成功的血清!奇迹发生了,那颗本已属于死神的心脏,开始了逐渐有力的跳动,呆滞的眼睛又重新闪出生命的光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血清救活的白喉病人,曾夺走无数儿童生命的白喉终于被人类制服。
由于劳累过度和不断接触病人,贝林染上了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结核。他深知疾病的险恶,但他想得更多的是他还能做些什么。他把自己所有的资产,包括诺贝尔奖金,全都捐献出来,成立了结核病研究所。正是这个研究所后来为人类治疗肺结核做出了巨大贡献。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有哪些成功故事?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也正是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出生在当时普鲁士王国西普鲁士罗森堡县中的一个小村汉斯朵夫(今属波兰)的贝林一共有12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五。他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乡村教师。由于他小时候就已经通过优秀的成绩显示出了他的天才,因此通过不同的奖学金他得以中学毕业。后来他考上了柏林医学院。
贝林在同学与老师的眼中,是个肯钻研的年轻人,所以在柏林医学院学习时他始终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当贝林从大学毕业时,普法战争打响了。贝林没有躲进实验室或开间诊所过清闲太平的日子,他知道枪弹横飞的战场上每天都有人受伤、流血。贝林毅然入伍做了军医。
战争结束后,贝林开始在柏林的柯赫卫生研究所当助手,在柯赫教授直接领导下从事细菌研究。当时这个研究所已蜚声世界,曾先后找出许多传染病的病原菌,如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他们还发现,这些病原菌会产生毒素,使得受感染的人或动物出现种种病症,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
他在这里奠定了血清疗法的基础。他与北里柴三郎合作发现了破伤风抗毒素。从1891年开始他开始研究白喉的抗毒素,在这项工作中他获得了保罗·埃利赫的帮助。经过300次的试验,终于证明这种血清可以预防破伤风。这就告诉人们:得过破伤风的动物血清中有一种对抗破伤风毒素的“抗毒素”,贝林还发现,这种含有抗毒素的血清,只有在机体发病前或刚刚发病时立即注射才有效,一旦疾病已经形成,再注射就没有什么效用了,这在医学上叫做“免疫作用”,而不是治疗作用。
在德国医学学会上,贝林根据实验结果想出了“抗毒免疫”的新概念,阐述了以毒攻毒的原理。但新的东西往往不易被人很快接受,贝林在会上读着他与北里柴三郎合作的论文。发现会场上许多人都心不在焉,有的甚至打起了哈欠。他有点着急了,不得不放大了声音,以引起大家注意。
这时有一位学者站了起来,“先生,你们的这篇论文有点道理,不过,有些字眼没听说过嘛,不是故意挖苦两位,你们年纪轻轻,就在杜撰医学新名同”。哄堂大笑,贝林和北里柴三郎的脸都红了,在颇有些尴尬的气氛下,仍然坚持读完了论文。他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正确的东西经得起时间检验,并最终会为人们接受。他们还要“杜撰”医学新名词,因为他们要把危及千百万儿童生命的白喉攻下!
1891年,德国柏里格医院将要进行一次不寻常的实验治疗。说它不寻常,是贝林要将自己发明的白喉抗毒素血清注射给一个患白喉奄奄一息的病儿。如果治疗成功,病儿的生命不但可以挽救,科学也将出现奇迹——白喉再不是不治之症。
贝林非常激动,但也非常冷静;他缓缓地将白喉抗毒素血清注射进病儿的体内,注射后贝林全神贯注地观察,耐心地等待。病儿那颗被白喉毒素麻痹的心脏,跳动由弱而强,呆滞的眼睛又重新闪出生命的光辉!这一刻,贝林知道自己成功了!
于是,在科学出现了又一个奇迹——白喉再不是不治之症。血清免疫医学这一伟大的济世成就,拯救了人类,轰动了全世界!
1901年,为了表彰贝林在抗毒素血清治疗,特别是运用血清治疗法防治白喉和破伤风等病症方面的功绩,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向他颁发了诺贝尔奖金。这是首次诺贝尔医学奖。
贝林为研究抗毒素,不怕讽刺,不怕失败,在实验室里以自己的毅力坚持度过了5000多个日日夜夜,终因劳累过度染上了当时属于绝症的肺结核病。但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贝林馆和自然馆哪个好看
陕西自然博物馆位于xi长安南路88号船形环岛内,占地110亩。博物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贝林博物馆,另一部分是自然博物馆。两个场馆建筑以电视塔为对称点,区分为玻璃球和月牙形。北馆建筑像太阳,自然馆建筑像月亮。两亭如日月,寓意“日月同辉”。
贝林馆主要展示国际慈善家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珍稀野生动物标本,也是贝林馆名字的由来。贝利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他向中国的其他自然博物馆进行了捐赠。北关设有多彩亚欧、狂野非洲、雄伟美洲、异域北极、神秘澳洲、生存法则、河海律动、穹顶影院、勇敢通行、互动体验等十大展览体验区。展出了700多种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标本,令人叹为观止。比如美国展区,构建了美国的沙漠、大平原、湿地、山脉等自然环境。这里陈列着响尾蛇、羊驼、北美豪猪、野牛、海狸、白尾鹿等动物的标本,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勇者通道在贝林馆穹顶的玻璃走廊里,一股强烈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在通道上,你可以俯瞰碑林亭的内部外观,以及Xi安的天空和街景。
自然博物馆拟设置生命科学、地质、古生物、生态、科技五大主题,其中以生命科学为主要特色。博物馆设有地质万象、生命之光、神奇秦岭、昆虫王国、煤海之光、古生物长廊等展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250万年前的黄河象化石,中国最完整的恐龙尾椎骨化石,以及大量的血雉、金雕、一叶虫、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标本。在地质万象馆,通过声、光、电、影等展示手段,可以直观地了解宇宙的诞生、地球的形成,以及大陆漂移、冰川、地震、火山、海啸等地质运动。在煤海之光的展厅里,在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还原的矿井里,逼真地体验煤矿的感觉,令人大开眼界。当然,在成千上万的蝴蝶标本中,价值36万的光蝶女神,你一定要看一看。
亿万年前的生物在这里出现,两万多种标本在这里定居。在这里,通过近5.4亿年的标本与历史、与自然、与科学的对话,我们讲述着人与自然的故事,也为Xi安这座国家级城市增添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底蕴。
贝林因为哪项发明或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90年,德国细菌学家贝林在豚鼠身上注射白喉杆菌,使它们患白喉病,然后注射不同毒性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成百只豚鼠死亡,却有两只侥幸活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贝林把比上次剂量更大的白喉杆菌给这两只豚鼠注射,“哈哈!它们竟安然无恙,丝毫没有不正常的反应。”他又把从白喉杆菌中分离出来的剧毒白喉毒素注射到两只豚鼠身上,结果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现象。
“这两只豚鼠体内,一定产生了某种能中和毒素的白喉抗毒素血清。”贝林看到了希望。可是,由于豚鼠身上的血清太少,不可能治疗大量的病人,于是他以同样的方法在大型动物身上做实验,最后,终于在羊身上取得了大量的抗毒素血清。
1891年,德国柏里格医院用贝林发明的白喉抗毒素血清给一个已经奄奄一息的白喉病人注射,结果出现了奇迹。贝林成功了!白喉再不是不治之症。贝林也因此在190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于2022-10-02,由admin发表,共 4426个字。
- 转载请注明出处: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